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大厅> 政策法规> 国家科技政策> 国务院

携手克服疫情影响 共谋区域稳定繁荣——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前瞻

来源: 时间:

第38届和第39届东盟峰会以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将于26日至28日通过线上方式举行。东盟分析人士预计,随着近期东盟地区新冠疫情总体趋缓,如何更好实现疫后经济复苏并避免疫情反弹将成为与会东盟国家及对话伙伴讨论的重点。另外,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外界普遍期待双方关系迈上新台阶,在促进东亚地区复苏、一体化建设及维护区域和平稳定方面共同发挥更大作用。

探讨区域疫后复苏

东盟峰会一般每年召开两次,分别于上半年和下半年举行。由于今年上半年并未举行峰会,因此两届峰会在下半年以背靠背方式举行。作为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为东盟确定了“共同关注、共同应对、共同繁荣”的主题,围绕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提出了一系列目标成果,涵盖灾害与紧急情况应对、支持多边主义、疫后复苏、疫苗采购合作、东盟共同体建设等。

今年以来,东盟国家普遍遭遇严重疫情,经济和民生进一步受到影响。随着疫情缓解,东盟国家开始重新开放经济。马来西亚分析人士阿兹米·哈桑预计,东盟国家将在峰会期间大力推动经济合作,努力达成区域内的“旅游泡泡”(即免隔离旅行通道)以促进商业往来、重启旅游业。

马来西亚政治学者李佩敏认为,本次峰会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是东盟内部疫苗接种进度不一。随着越来越多东盟国家放宽出入境限制,疫苗接种进度较为滞后的国家可能会出现疫情再次抬头的情况,进而导致复苏不平衡。东盟及其对话伙伴应协助疫苗接种滞后的东盟成员构筑免疫力屏障。

加强中国东盟合作

除了东盟峰会,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东亚峰会等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也将举行。

东盟人士普遍认为,对于东盟国家和东亚地区的复苏,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阿兹米表示,中国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如何控制新冠疫情并恢复经济,东盟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从各成员的角度,都将中国视为实现复苏的重要伙伴。

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中国与东盟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双方关系得到进一步升华。疫情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逆势上扬,东盟去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双方贸易额达6305.4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4%,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在接受新华社书面采访时表示,在去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方倡议以双方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为契机,将双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得到东盟方积极回应。一年来,中国与东盟就这一倡议相关概念和合作举措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广泛共识,今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还将就此进一步进行交流。

此外,关于去年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邓锡军表示,中方在非东盟成员中率先完成协定核准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东盟中心地位的坚定支持。中方将继续全力配合东盟共同踢好“临门一脚”,推动RCEP如期生效。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近期,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宣布合作在澳建造核潜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此举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损害国际核不扩散努力。在此背景下,东盟国家人士期待东盟维护自身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抵制美国等国在地区搞小圈子、分化瓦解区域合作架构的行为。

泰国暹罗智库主席洪风表示,近年来国际环境变化莫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冷战“零和游戏”的消极意识形态抬头,破坏现有国际秩序与和平。“澳英美联盟”在亚太地区引发广泛担忧。

阿兹米指出,“澳英美联盟”实质上是美国逼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的又一举措。李佩敏认为,东盟各国应就“澳英美联盟”展开讨论,寻求一致立场,保持东盟团结。

作为本地区面临的安全问题之一,缅甸局势或将成为此次会议的一个议题。国际社会期待东盟在解决缅甸问题上取得进展,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始终视东盟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力量,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东盟国家人士期待中国继续支持东盟中心地位,期待双方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共同发挥积极作用。

洪风表示,进一步获得提升的东盟与中国关系将有助于双方更好地推动亚洲乃至世界和平发展,为亚太地区与世界的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 【打印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如果您发现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予以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10-62679508,邮箱:service@ctex.c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昵称: [查看评论]

Copyright(C)2014,China Technology Exchang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业务洽谈:010-62679553 │ 投诉电话:010-62679587
关于我们 | 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加入我们广告投放
京ICP备09093569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96号

中技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