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
在就业领域,解决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规划》给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创新就业信息服务方式方法等多种措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规划》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因人因需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贫困人口发展生产等对策。
“中国是人口大国,因此就业始终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规划》在保障重点人群就业方面给出了很多重要举措,不仅将对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产生巨大作用,而且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之举。”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何维达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供求匹配人尽其才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新旧动能的接续与新旧业态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改变。因此,无论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还是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抑或是强化劳动者素质提升能力,《规划》给出的对策都牢牢抓住了顺应并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个主线,以求人力资源供求更加匹配,最终实现人尽其才。”何维达说。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已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就业任务。“十二五”时期,中国连续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200万以上,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400万人。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规划》确定的目标有确实保障,给超额完成留有较多余地。
此外,不少专家也表示,作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促进就业这项工业不仅需要政府有所作为,更离不开社会、企业、行业协会、劳动者个人等各方面的努力。
加快转型带动增收
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对个人发挥创造能力及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规划》提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的思路十分重要。“虽然第三产业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是如果更多人口集中在这些相对落后的产业部门,就业人口的收入就不会得到提高,也就容易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何维达指出,促进就业的实质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优质要素供给,这一方面可以为相关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将为劳动者带来更多收入,进而拉动消费,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后劲儿。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如果您发现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予以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10-62679508,邮箱:service@ctex.cn。
Copyright(C)2014,China Technology Exchang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业务洽谈:010-62679553 │ 投诉电话:010-62679587
关于我们 |
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投放
京ICP备09093569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96号
中技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