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大厅> 政策法规> 地方科技政策> 华东> 上海

把机器人看作手中新工具

来源: 时间: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康桥杯”首届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邀请赛在浦东举行,吸引了大量一线工人赶到赛场,他们想看看机器是怎样取代人的,更想探究在“机器换人”的大背景下,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机器换人”效益初显

  机器换人的做法被诸多企业认可,效益也逐渐凸显出来。2014年,浦东一家大型手机配件生产企业投入上千万元,引进30部工业机器人。如今走进抛光车间,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机械手取代了往日大量的抛光师傅,人力从400人降到50人,产品不良率大幅降低,企业仅用了一年时间便收回了抛光车间机器换人所投入的成本。

  在浦东,机器人产业的布局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国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如ABB、库卡以及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都已在浦东落户。本次工业机器人大赛得到了来自全国多家知名智能制造企业、技术高校的积极参与。最终,华扩、昂华、霍尼韦尔、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12个企业(单位)的21支参赛团队参加大赛应用竞赛环节的码垛和焊接两大项目,ABB的YuMi(优米)机器人、上海交通大学的机器人无人机、优爱宝的浮球矩阵、上工申贝的无线智能缝绣一体机、上海大学的服务机器人、红星美凯龙的导购机器人等10个智能机器人加入表演赛环节。

  机器也在创造许多新岗位

  机器人产业始终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那就是“机器换人”后,人怎么办?

  对此,本次大赛的主办方——浦东新区总工会一直在思考应对之策。工会一位负责人认为,从长远来看,机器与人会达到某种平衡。“我们不认为人机对立是绝对的。机器取代了一部分工作岗位,同时也创造了许多工作岗位。”目前机器人人才很缺,缺的是既熟悉传统行业工艺,又懂得机器人技术,而且能将两者很好结合起来的应用人才。他认为,由于很多企业在利用机器人进行技改过程中,对自身的需求并不明确,很多时候需要专业、懂行的人才帮助企业制定最佳的技术改造方案,企业对机器人应用的专业人才求贤若渴。“这些都是工人们的机遇,只要愿意学习,机器换人后,人依旧有事可做,我们完全可以把机器人看做是工人手中的新工具。而工会的职责就是帮助工人从心理和技术等各方面做好准备,通过劳动竞赛,让他们在心中种下智能制造的种子。”

  在本次大赛前,浦东新区总工会开展了广泛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相关交流推广活动。还邀请专家教授,对职工开展智能机器人知识普及讲座。普及推广活动将持续到12月,预计覆盖职工超过5万人次。


】 【打印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如果您发现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予以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10-62679508,邮箱:service@ctex.c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昵称: [查看评论]

Copyright(C)2014,China Technology Exchang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业务洽谈:010-62679553 │ 投诉电话:010-62679587
关于我们 | 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加入我们广告投放
京ICP备09093569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96号

中技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