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大厅> 政策法规> 地方科技政策> 华东> 上海

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四台发动机“上海造”

来源: 时间:

“着陆了!回家了!”在无数双眼睛见证下,神舟十一号返回舱上的反推发动机在接近地面时精准点火,保证了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的返回舱安全着陆。
  
  18日下午,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报告厅内,职工们集体收看电视,当看到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安全着陆并出舱的那一瞬,大家欢呼雀跃。此时,更有一群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们就是上海航天着陆反推发动机研制团队,二十多年鲜为人知的付出,只为神舟飞船和航天员安全回家。
  
  上海航天研制的着陆反推发动机虽然不大,但是作为神舟飞船返回的最后一环,关系到飞船能否顺利着陆,关系到航天员能否安全出舱,它对任务能否圆满成功具有非比寻常的作用。
  
  上海航天着陆反推发动机研制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返回舱上的反推发动机共4台,安装在航天员椅子下方,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正常的返回状态下,当返回舱下落到离地面约1米高度时,四个反推发动机必须在20毫秒内点火,其中任意两台发动机之间的点火偏差不超过10毫秒。
  
  1米,20毫秒,10毫秒,如此精准的数据背后,是上海航天人的艰辛与曲折。
  
  人命关天,如何让这四台发动机推力精准,密切配合?研制团队丝毫不敢大意,时刻保持着从零开始、如履薄冰的心态。
  
  反推发动机研制团队负责人表示,针对载人航天高可靠的要求,研制团队专门进行了发动机极限状态的拉偏试验考核。“虽然每批次交付的产品仅有数台,但作为返回舱中的关键产品,仅载人航天工程二期,就进行了上百发的试验验证。”最终,这四个“小帮手”没有让他们失望,它们在预定时间内精确、同步点火,在能量的转换中,高速燃气产生的巨大推力有效地抑制了返回舱的下坠势头,降低它的下落速度,保证了返回舱精准、安稳又轻盈的着陆。
  
  可以说,作为神舟飞船上最后工作的发动机,对安全性能的要求极高。上海航天研制团队也着重关注了安全问题,尽量减少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对航天员健康的影响。
  
  比如,普通发动机外表面通常采用喷漆的方式进行防锈处理,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壳体温度的升高会使漆层挥发出有害气体,危害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为此,研制团队通过多次攻关、多方案比较,最终采用了达克罗涂覆层,在保证可靠的防锈功能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从1993年开展论证工作到而今神舟十一号顺利返回,上海航天反推发动机研制队伍走过20余年,也经历了老中青三代的更替。
  
  20余年前开展反推发动机研制的陈祖培、汪闻天,如今已白发苍苍。回首过往,当年那些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对设计图进行修改复查的日子,成了老人们回忆中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最后的一环出了问题,那么前面所有的付出都会打水漂,这是一个环环相扣、不可逆的过程,我们再谨慎也不过分。”陈祖培这样评价自己当年的工作。

】 【打印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如果您发现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予以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10-62679508,邮箱:service@ctex.c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昵称: [查看评论]

Copyright(C)2014,China Technology Exchang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业务洽谈:010-62679553 │ 投诉电话:010-62679587
关于我们 | 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加入我们广告投放
京ICP备09093569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96号

中技所微信公众号